院长信箱 | 书记信箱
 
首    页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人才培养
  • 专业设置
  • 人才培养方案
  • 课程专业建设
  • 职业培训
  • 教学天地
  • 实训室建设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教授风采
  • 博士风采
科研与学科
  • 科研成果
  • 申硕动态
党团建设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就业信息
  • 校友风采
先进典型 校外媒体报道
学院专题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 学习资料
  • 活动锦集
  • 党员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学院专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南昌工学院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操作手册

2020-11-17 来源: 浏览次数:0


目  录

一、组织设置标准化.. ........................................01

二、领导班子建设标准化........................................02
三、活动场所标准化............................................02
四、经费保障标准化............................................03

五、党员队伍建设规范..........................................03
六、组织活动规范化............................................03
七、运行机制规范化............................................04

八、服务群众规范化............................................04
九、工作任务规范化............................................05
十、党建责任规范化............................................05

十一、信息化建设..............................................05

十二、加强“三化”建设组织领导................................05

 

 

 

 

 

 

 

 

 

 

 

 

 

 

组织设置标准化


1、设置形式。正式党员人数达到3名以上的设立党支部,原则上,党员人数超过50人、不足100人的设立党总支,党员人数达100人以上的设立党委。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单独组建党组织。优化党支部设置,在按院(系)内教学科研机构设置教师党支部、按年级或专业设置学生党支部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可探索依托重大项目组、课题组和学生公寓、社区、社团组织等建立党组织。暂不具备单独组建条件的,应按行业相近、地域相邻、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原则,成立联合党支部,覆盖单位一般不超过5个。

2、组建方式。党支部的成立,一般由基层单位提出申请,所在单位基层党委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并批复,批复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月。基层党委审批同意后,基层单位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支部委员会或者不设委员会的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批复和选举结果由基层党委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根据工作需要,上级党委可以直接作出在基层单位成立党支部的决定。

3、工作覆盖。建立健全学校基层党组织,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坚持党建带团建、带群建,把党的工作融入群团组织活动之中。

 

4、隶属关系。原则上谁批准谁主管。党组织的成立或撤销,由上级党组织决定;所有基层党组织,都要明确主管的.上级。要按照有利于开展党的活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原则,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

5、设置调整。按照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区域兜底的原则,每年对党组织设置情况进行1次摸底排查,做到设置规范,调整及时。不再具备建立条件、作用难以发挥的,及时撤销;党员人数较少、设置不合理的,及时合并。

6、分类管理。实行党组织分类管理,扩大先进,提升中间,整顿后进。

7、纪检机构。党委设立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党总支委员会、设委员会的党支部设纪律检查委员;不设委员会的支部,应指定专人负责纪检工作。

8、配套组织。具备条件的及时建立健全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

 

二、领导班子建设标准化

9、班子职数。党的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3至5人,党员不足7名的党支部,可不设支部委员会,只设书记1名,必要时增设副书记1名。党总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5至7人。党的基层委员会,一般设委员5至9人。

10、班子任期。基层党委每届任期5年,基层单位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期满按时换届,严格执行基层党组织换届情况定期报告制度。

11、班子配备。基层党委班子原则上按照“1+1+N”模式配备,即1名党委书记,1名有关分管领导担任党委副书记,N名相关负责同志担任党委委员。规模大、党员数量多的基层党组织,配备专职副书记,并配备专兼职党务工作人员。

12、自身建设。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每季度不得少于一次。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参加1次集中培训。新任党组织书记要接受任职培训。党组织领导班子应严格贯彻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做廉洁履责的表率。

三、活动场所标准化

13、场所保障。二级党委(总支)须建立固定的党员活动场所。支持具备条件的基层党委(总支)统筹建设基层党支部活动场所,紧密联系业务发展,实现场所公用、资源共享。

14、场所建设。党员活动室要按照“严肃、朴素、美观、实用”的原则,统筹布局,规范建设,达到“六有三栏十必挂”标准。“六有”即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三栏” 即党务、事务、财务公开栏,“十必挂”即入党誓词、党员权利、党员义务、“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主题党日、党组织架构图、党支部工作职责、发展党员流程图。

四、经费保障标准化

15、 加大保障力度。建立多渠道筹措、多元化投入的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将党建工作经费列入主管部门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

16、规范经费使用。拨返的党费、各级财政支持的经费应按有关规定规范使用,建立落实经费管理使用情况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确保专款专用。

五、党员队伍建设规范化

17、发展党员严格规范。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把符合条件的教学科研骨干、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的教职员工及优秀少数民族群体发展为党员。严格遵守发展党员5阶段25步骤要求,落实政审、推荐、公示、票决、责任追究等制度,发展党员标准严格、培养严格、程序严格,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推荐确定、培养教育,发展对象的确定、考察,预备党员的接受、教育、转正把关严格,资料健全完备,档案管理规范。

18、教育培训经常正常。党员教育突出党性教育重点,集中性教育扎实开展,经常性教育措施落实。注重运用学习强国APP、共产党员网开展党员在线教育。发展对象接受不少于3天或24学时的培训,新党员入党一年内接受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8学时;党员每年接受集中学习培训累计不少于32学时。

19、日常管理落细落小。党员流入、流出情况底数清、情况明,积极引导流动党员亮明身份,采取“-方隶属、参加多方组织生活”的方式,有效加强管理;党员档案健全规范;党费核定、收缴工作和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及时规范,每半年集中排查、公示1次党费收缴情况。

 

六、组织活动规范化

20、“三会一课”。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度召开1次,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1次,党小组会-般每月召开1至2次,每季度上1次党课。党委(总支)班子成员每年至少到所在支部或联系支部讲1次党课。


21、民主评议党员。支部每年开展1次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开展党性分析,对党员进行评议,确定评议等次。稳妥慎重处置不合格党员。

 

22、组织生活会。支部每年至少召开1次党员组织生活会。遇有重要情况,及时召开。

23、民主生活会。党委(总支)每年至少召开1次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会议召开情况及时通报。

24、双重组织生活。党委(总支)班子成员执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

 

25、党员活动日。建立“党员活动日”制度,每月固定1天,组织党员开展活动,活动记录规范。

26、创新组织生活方式。紧密结合社会组织实际和党员群体特点,按照“小型、灵活、务实”的原则,将党组织活动与社会组织文化活动、团队建设有机融合,做到线上线下活动有机结合,切实增强党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七、运行机制规范化

27、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调,注重上下联动,及时研究重要问题,部署重点任务落实。建立同一单位内各基层党组织互联互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文明共建、难题共解。推行各单位行政管理层和党组织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建立联席会议、重大问题会商通报等制度。

28、民主议事机制。健全落实议事规则,党务公开制度健全规范,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渠道通畅,党员民主权利有效落实。

29、激励关怀机制。党组织班子成员联系服务党员,每年开展1次谈心谈话活动;动态建立困难党员台账,经常开展关怀帮扶活动。注重推荐优秀党务工作者作为“两代表一委员”以及各类代表、表彰对象人选等。

八、服务群众规范化

30、团结凝聚群众。承担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深入了解、密切关注职工群众思想状况和实际需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组织开展群众欢迎的活动,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把团结凝聚群众融入学校发展全过程,切实增强党组织吸引力和影响力。

31、凝聚服务合力。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多方面的作用,提倡党群活动一体化,整合资源、接长手臂、形成链条,增强联系服务师生的合力。主动与其他部门党组织结对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九、工作任务规范化

32、明确党组织功能定位。社会组织党组是党在社会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要围绕社会组织党组织“保证政治方向、团结凝聚群众、推动事业发展、建设先进文化、服务人才成长、加强自身建设”等六项基本职责,细化任务清单,抓好任务落实,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政治作用。

33、发挥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结合学校实际,推行特色“党建+”,通过多样化的党建活动和专业化志愿服务,不断扩大学校影响力,使其在社会治理中更好发挥作用。

十、党建责任规范化

34、落实领导责任。各级党组织书记要履行主体责任,把党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组织部门要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校党委加强具体指导,相关部门落实协同共抓责任。

35、抓好督促落实。建立健全二级党委(总支)向校党委述职、基层党支部向所属党委(总支)述职制度。各级党组织书记每年向上级党组织和本单位党员报告工作并接受评议。

十一、信息化建设

36、建设党建信息化平台。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建成一张覆盖全省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党建信息化网络,以信息化手段推进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十二、加强“三化”建设组织领导

37、成立领导小组。

38、制定工作方案。39、加强督促指导。40、对标评估过关。


上一篇:省委组织部、省工委组织部代表视察财富管理学院“三化”建设工作

南昌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Copyright @ 2008-2020
电话:0791-87583661(3662,3663,3665)  传真:0791-87583661